诚信为本——现代社会成功的法则
发布时间: 2013-01-07 浏览次数: 409
 

诚信为本

——现代社会成功的法则

周中之教授在《东方讲坛》的演讲

      周中之,教授,哲学硕士。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伦理学会理事、秘书长、上海师范大学经济伦理研究中心主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伦理中心特约研究员。曾任中国高等学校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2009),中国普通高校两课“百佳”教师(97年)和上海高校优秀政治理论课教师。

      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全球化背景下消费伦理观念的变革及其规范体系的研究》、国家教委项目《马克思主义道德理想与现时代》、《学分制与高校德育改革》以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上海市教委项目等20余项。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伦理学》。发表《当代中国消费的伦理评价和经济评价》、《社会转型时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诚信建设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的突破》等论文100余篇。出版著述《道德理想与现时代》、《经济伦理学》、《走向21世纪的人格》等10余部。1998年、2000年、2002年论文曾三次获上海市邓小平理论优秀论文奖。

      诚信,既是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历史上看,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诚信都是社会和人生的重要问题。中国的《论语》中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就是说要成为一个人就必须讲诚信。在西方也有一句名言:“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诚实是最好的策略。诚信是社会道德的基础,是人之为人的最重要的品德之一。从哲学的意义上说,“诚信”是既是一种世界观,又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无论对于社会抑或个人,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一、我国诚信建设的时代背景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搞的是计划经济。在那个时代,人是“单位人”,单位提供了一个人的信用保证,个人办事要开单位介绍信,个人的住房、养老等问题都由单位解决。所以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的诚信问题相对来说不那么突出。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计划经济的弊端逐渐显露。它难以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使生产力快速发展,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物质文化需要。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自从1 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员的流动非常大,人从“单位人”成为“社会人”,这对人与人之间的诚信问题提出了新的课题。一些人见利忘义、不讲诚信,以致生活中伪劣假冒产品横行,引起了社会公愤。

      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与伦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紧张关系被凸现出来了,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被人为地加剧了。面对新形势下中国社会出现的严重道德失范现象,人们更多地看到了经济与伦理的矛盾。一些学者认为,经济与伦理“二律背反”,中国要发展经济,必然要付出道德的“代价”。这种对于道德建设的悲观情绪,在社会生活中有着较大的市场。而这种“代价”论的理论基础是经济与伦理的分离、对立和紧张。它认为,经济要讲效益,鼓励人们去追求自身利益的增殖,而伦理道德是以利他、奉献为特征的,两者是矛盾的。然而,诚信建设表明,经济与伦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统一起来。讲诚信,不仅是伦理道德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本身发展的要求。

      从世界各国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诚信在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破坏了信用关系,就会动摇市场经济的基础,会带来经济秩序的混乱。一个企业要发展,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就必须讲诚信,这是一个不可违抗的事实。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过程中,诚信的呼唤日渐强烈。中共十六大提出当前的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不是个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使各个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往来更加频繁,经济的依赖程度更加大。在这种情况下,诚信问题更加突出。国际间生意交往就是要看企业的诚信程度。中国在2001年正式加入了世贸组织,同时中国作了一个重要的承诺:遵守规则。经济建设就像一个球场,不遵守规则,游戏就无法进行下去,只有加强诚信建设,中国才能更好地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交流和合作,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诚信为本”是现代社会成功的法则

1.诫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无论是经济学界还是伦理学界都认为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只有建立在人与人之间诚信的基础上才能正常进行。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不同,地区与地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非常频繁;计划经济是熟人经济,而市场经济中的人是处在生人经济之中,在这种情况下,诚信问题就显得非常突出。

诚信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

      亚当·斯密曾这样说过:“一个人如果常常和别人做生意上的往来,它就不盼望从一件交易契约来图非分的利得,而宁可在各次交易中诚实守约。一个懂得自己真正利益所在的人,宁愿牺牲一点应得的权利,而不愿启人疑窦。……在大部分人民都是商人的时候,他们总会使诚实和守时成为风尚。因此,诚实和守时是商业国的主要优点。”亚当·斯密的这段名言明白无误地表达了诚信是商品经济发展中实现经济主体自身利益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在经济生活中,在“看不见的手”的推动下,经济主体总是追求着自身利益的增值,并尽一切可能使之达到最大化,然而这种追求并不是一次完成的。西方的格言“诚实是最好的策略”,正是理性人在概括社会生活经验必然得出的结论。

      诚信是经济生活中减少社会交易成本的必然要求。经济生活中发生的每一次交易都需要一定的交易费用,尽可能地降低这些费用,是经济生活的必然要求。由于通讯和交通工具的日益发达,经济主体在经济交易中所面对的往往是不熟悉的对象。为了使市场交易能够顺利而公正地进行,保证双方的正当利益,企业和个人会花费一定的社会资源即人力、物力和财力调查和确认对方信守承诺的状况。有些经济主体在一次交易中通过欺诈获利,但从长期来看,这样的交易不会长久,这种欺诈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因为在一次交易中受骗的消费者或是客户,不会再相信这样的产品或企业,甚至有可能进一步采取措施,以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同时,社会的律师费用、预防犯罪开支、安全保卫和监狱看守等费用也会增加,这些费用通过税收分摊到企业和个人,增加了经济活动的成本。搞好诚信建设,减少了交易费用,降低了交易成本,这样诚信的道德建设就直接有利于市场经济的高效、健康的发展。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个懂得自己真正利益所在的人”,“不盼望从一件交易契约来图非分的利得,宁可在各次交易中诚实守约”,就为诚信建设提供了现实的基础。

2.诚信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诚信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的分化,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复杂的情况。社会生活中贪污腐败问题的增多,贫富差距的拉大、社会分配不公的问题,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的降低,是造成社会不和谐不稳定的隐患。在国外,诚信和社会稳定的关系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一些学者认为信任是整个社会的纽带,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会造成许多社会问题。这些问题有时是潜在的,一旦出现诱发的因素,就会爆发出来,造成社会不稳定。

      作为道德资源的诚信,不仅是外在地支持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且在某些条忤下,两者已融为一体。这突出地表现在诚信已成为经济活动中的“社会资本”。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把“社会资本”定义为“一个群体之成员共有的一套非正式的、允许他们之间进行合作的价值观和准则”,构成社会资本的规范包括诚实、信任、责任和互惠。在他看来,诚信作为“社会资本”,不仅是道德的概念,也是经济的概念,甚至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的概念。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有经济的资本,知识、资金、土地等东西,同时也要有社会资本,这就是指“信任”。没有诚信,社会就不可能出现和谐稳定的局面,对个体的人生幸福也会产生负面效应。

3.诚信是个人立身的需要

      诚信是立身处世之本,它要求人们守时、守约、不欺人。“狼来了”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讲明了这个道理,一个人不讲诚信,很可能会带来悲剧性的结果。中国著名的道德教育家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西汉刘安也说:“人先信而后求能。”一个人能力能否发挥,很重要一点就是取决于他是否内诚外信。诚信是个体道德人格之本,是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在诚信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公民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为道德所肯定。反之,必然侵犯或损害他人的利益,为道德所否定。

      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立足,诚信是一个基本问题。诚信内在地包含着知行统一的要求。讲诚信,知行统一,公民才能更好地实现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心有诚意,口则必有信语;口有信语,身则必有慎行。一个人能够长期坚持以诚信待人处事,就会形成诚信的人格。具有诚信人格的人,就会赢得人们的普遍信赖,从而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诚信乃是当代中国公民做人的最起码的道德品质,是当代中国公民道德人格完善的基本点。

三、诚信的中西比较

1. 中国传统文化讲德性伦理

      诚信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传统文化是不一样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德性伦理,就是从道德的内心强调诚信建设的重要性。中国古代德性伦理主要以儒家为代表,孟子的“性善论”是其理论基础,《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是“性善论”的通俗表达。孟子认为,人天生有四个善端。第一,惻隐之心。第二,羞恶之心。第三,辞让之心。第四,是非之心。这四个“心”,孟子认为他经过了后天的扩充,就成为仁义礼智四个德目。孟子认为人的伦理道德虽然有先天善的端倪,但仍需要后天的修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孟子的这一观点是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上的,但也有其价值,他后来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正是在强调人内心道德修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道德境界。

作为一种道德规范,诚信是古代中国思想家所设计的理想人格的重要部分。在那时,“朋友有信”的诚信更多地局限在特定的人际关系范围内,诚信道德建立在平等的朋友关系基础之上,并推演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准则———遵守诺言,讲求信义。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道德理想主义的倾向,强调道德自律,对制度建设重视不够,中国要进入现代市场经济社会,我们需要重新确立起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诚信原则。

2. 西方传统文化强调契约伦理

      西方的文明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国家,依靠海外贸易为生。古希腊人的漂洋过海,进行贸易经济活动,使他们逐渐摆脱氏族社会的血缘纽带。因此,西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像中国那样强调血缘关系,而是强调通过契约形成的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

      在契约经济条件下,诚信原则作为维持契约经济的重要前提,单靠道德的约束显然是不够的,必须得到法律的确认,即上升为一种法律原则。契约有了法律的保障,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就明确了。所以在外国做生意,合同签了,这单生意也就差不多做成了,但是在中国很难做到。西方的契约伦理强调制度和法律,诚信与法律和制度是联系在一起的,制度和法律是钢性的东西,在发展市场经济当中,我们要吸收西方在诚信建设中加强制度建设的做法。但是在另一个方面,整个国家在制度建设方面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制度和人的素质是一对矛盾,有制度但是没有人相应的素质支持它,制度也是难以执行的,特别是在我们国家中有些制度还不完善。所以我们在进行社会主义诚信建设时,不仅需要制度建设,同时也需要个人的道德修养的培养,两者要结合起来。讲不讲诚信,首先是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想在社会上做一个有层次的、受人尊敬的人,就应该讲诚信。

四、如何搞好诚信建设

1.制度建设和自律相结合

      西方强调制度和法律对诚信建设的作用,这是很有价值的。我国长期以来不是很重视制度的建设,因为在计划经济时代,很多方面都是依靠人治,某个领导人说了算,到“文化大革命”甚至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改革开放以后,为避免“文化大革命”时的悲剧重演,大家注意到制度的建设是相当重要的,邓小平指出制度的问题是根本性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整个社会的道德滑坡,腐败问题严重的时候,靠道德的软约束已经难以解决问题。社会生活中大家呼唤:“依法治国”,加强制度建设。进入21世纪,诚信的制度建设越来越引起重视。

      当代中国的诚信建设虽然取得了重大突破与进展,但还属于“初级阶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还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需要研究。例如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征集、管理过程中的规范问题,其中涉及社会监管与个人隐私的道德界限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产生的道德冲突。这具体表现为人和企业信用信息的管理应该由谁负责?是政府还是社会中介机构?对于一些担任社会敏感工作的人员,他们的信用信息如何征集和管理?如何在个人信用信息征集、管理过程中保护个人的隐私?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的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有关经验。制度建设的方向肯定是对的,中国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并根据中国的特点解决诚信建设中面临的新问题。我们国家在诚信制度的建设上也越来越具体化,比如上海在房屋问题上的一些制度,成功地抑制了房产交易中的不透明不诚信行为。

      我们国家搞好诚信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有技术支持,公民和法人诚信程度如何,不仅要有质的分析,而且要有量的记录。通过诚信记录和跟踪机制,把握和了解道德主体诚信素质发展的轨迹,并促使道德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反省自己,督促自己加强诚信修养,这样必然增强诚信建设的实效性。把人的诚信通过量化的技术手段进行计算,这方面上海走在了全国的前列。1999年8月,上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开始起步。2000年7月1日,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数据及信用报告查询分系统正式启动,并出具了大陆第一份个人信用报告。到“十五”期末,上海将使个人和企业联合征信服务体系臻于完善。这样,可以推动行业信用管理和服务的发展,促进企业加强自身信用的管理,初步形成相应的信用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营造城市的诚信环境。用技术的手段提高诚信建设的实效性,使诚信成为每个法人和公民的自觉行为,是具有操作性的。

      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在有关信用的法规制度执行得比较严的时候,人们的诚信情况较好,反之,则较差。这说明人们讲诚信的自觉性还不高。有的企业与外国企业进行经济活动时比较讲信用,而在与国内企业进行经济活动时履约情况就不理想。有的人对上级讲诚信,但对下级不讲诚信。这说明,中国的诚信道德教育还处于他律阶段,要真正搞好诚信道德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强道德自律的教育,以制度建设与教育引导相结合的模式搞好诚信建设。制度建设要与自律结合起来,每一个人认识到诚信作为人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根本,整个社会有了诚信的氛围,才能建立起来完整的诚信制度。诚信的最高境界是完全出自于内心,但从社会生活大多数情况来说,现在讲诚信更多的是基于功利的考虑:诚信能够带来好处,不讲诚信将会受到惩罚。这需要加强道德自律教育加以提高的。

2.将义和利尽可能地统一起来

      中国进入市场经济后,许多中国人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要赚钱,只要能赚到钱,什么手段都可用”、“诚信者必吃亏,欺诈者能得益”,以致在经济活动中不讲诚信。企业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成为社会公害,市场交易中不断传出经济丑闻。“2003年中国信用论坛”上最新统计数字显示,全国每年由于缺乏诚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 855亿元。据统计,近年来中国每年订立的合同约40亿份,而履约率只有50%,经济合同失效问题严重,由于企业间不讲信用,互相拖欠货物构成连环债链的资金总额达3 000亿到4 000亿元,占全国流动资金的20%。同时,社会整体缺乏信用风险防范手段,特别是信用传递、披露机制不健全,使得假冒伪劣现象猖獗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 000亿元。

      社会中不讲诚信行为的实质是见利忘义,就是唯利是图。我们现在的社会导向不是把义和利割裂开来,而是把两者尽可能地统一起来,我们个人在追求利盎的时候,要在道德和法律的维度内进行。在做生意的时候要讲道德讲诚信,个人这么做了,社会才能给你带来更多的利益。义和利、信用和利润是应该统一的,也是可以统一的。富兰克林非常重视信用在经济伦理观中的作用,他说“如果一个人把他的钱放在我这里,逾期不取回,那就是将利息或者在那段时间用这笔钱可以得到的一切给了我。只要一个人信用好、信誉高,并且善于用钱,这样所得的总额就会相当可观。”不难看出,信用就等于利润。换句话说,在正常的市场秩序的条件下,信用能给进行商业活动的个体带来长期利益的最可靠的两无形资本。

      近几年来的诚信道德教育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改变了许多公民对于诚信的错误观念。过去我们把社会中的现象简单地分为善或是不善,实际上社会上有三类情况:不当、正当和应当,不当就是恶的东西,应当的事情是要提倡的。我们要反对不正当,立足正当,追求应当。我们只有坚持义与利的统一,将诚信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原则,作为评价人们是趋非、荣辱、正邪、善恶的基本标准,才能维护当代中国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

3.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个人要讲诚信,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一些人在社会上只想自己发展,不考虑整个社会和集体他人的利益,那么这个人的诚信观念就难以建立起来。人生立于世间数十年,必须不断学习,以获得知识、增进知识,知识既是个人诺谋生的工具,也是个人为社会服务的工具。但是,真正做个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光靠“知识”工具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去指导,否则知识也可能成为滋生罪恶的工具。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而言,讲诚信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诚信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境界。诚信精神就是培养人的高尚道德情操、指引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近几年来,我国诚信道德的建设已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它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被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中共中央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诚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道德规范,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把“诚实守信”作为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点”。2004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专门印发了《诚信教育大纲》的通知,教育部办公厅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在当代中国,诚信道德教育成为就业人员必须接受的培训课程的内容,成为各级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些高校还在考试中试行“无监考考场”,在毕业前进行“诚信履历”教育,在研究生中开展以“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为主题的讨论活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应以诚信的准则来要求自己,以此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个人以诚立身,就会守法、守约、取信于人,就能妥善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诚信作为社会的客观需要,作为做人的根本,其核心是引导人格提升和情操高尚,真正做到诚信就要正确处理利义关系和正确对待人生观,强调人的人格。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社会条件下,诚信所内涵的人文精神,要求人们自觉守法,真诚守信,树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法国学者蒙田指出:真诚是“美德的首要和基本部分”,它制约着其他一切美德,没有真诚这种美德,任何美德都将不是真实的,或者都将不是真正道德的。从更高的要求来说,我们需要出自内心的、自愿的、不计利害的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