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应向善之心
江曾培
解放日报2012.2.11
罗丹有句名言: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乏发现。罗丹讲的美,指的是艺术美。艺术美源于生活美,生活中也并不缺少美。
美不是一个纯粹的形式,而总是和善联系在一起的。缺少善的内涵,形式再花俏,也难有艺术美。至于生活美,更是善言、善行、善德的闪光。社会美好的最重要标志,就是向善之心得到大力发扬,诚信友爱,勇于担当,奉献忘我,执着进取,生活中弥漫着阳光、温暖和活力。
由于近年来人们对社会的阴暗面关注较多,物欲横流呀,诚信缺失呀,道德沦丧呀,假冒伪劣呀,坑拐诈骗呀,等等,造成一种印象,似乎“洪洞县里无好人”,到处是恶。应当说,这些恶是存在的,需要认真面对并加以清除,不可闭着眼睛回避。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社会并非黑暗一团,它同时存在着真善美。
实际上,生活中并不缺少真善美,只是如罗丹所说:“缺乏发现”。央视连续举办了10年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评选出100多位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显示了我们社会蕴藏着巨大的向善的美好力量。他们卓有成效地进行了美的发现。在2月3日举行的评选活动10周年的晚会上,当获得2011“感动中国”人物称号的名单一一宣布后,无论是一心为民、清廉自守的公仆杨善洲,还是草根慈善家、义侠阿巴木,抑或是坚强、坚毅的无臂达人胡忠、谢晓君,张平宜,或是最美妈妈吴菊萍等等,他们的事迹都使在座的观众感动得流泪。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品质,展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真情和挚爱,反映了新时期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追求。它让人们清楚地看到我们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美,显示我们社会运行的轨迹,正是向着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方向前行。
《感动中国》主持人敬一丹说,不是《感动中国》“创造”了好人善举,而是那些人、那些善举,它们原本就是真实存在的,我们要做的就是“看见”他们,再把他们的故事传播出去。是的,《感动中国》其实是一种呼应,呼应的是人们心里本来就有的向善之心,是社会本来就存在的真善美。不过,这种呼应,既是发掘发现,又是传播发扬,是建设美好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一切向善之心都应像《感动中国》所做的那样,不为“浮云遮望眼”,努力地自觉地呼应善,发现善,传播善,发扬善,实践善,让真善美的光芒越来越鲜丽地照亮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