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凤杰——
脱贫路上领头人
本报记者 李家鼎
谷凤杰是土生土长的吉林敦化市三道河子村人。1998年,她与丈夫丁志华在敦化市大石头镇经营餐馆。在事业发展得正红火时,大石头镇领导找到丁志华,动员他回村任职,带领村民拔穷根。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谷凤杰关闭了餐馆,一家人搬回了三道河子村。
正当三道河子村奋力脱贫致富的时候,2010年5月,丁志华突发心脏病去世,村民们纷纷恳请谷凤杰领着大家接力干。2010年7月,谷凤杰被选举为三道河子村党支部书记。
从那以后,谷凤杰带领村民发展养牛项目,目前全村存栏黄牛3000余头,年销售近千头;创建全市第一个妇女创业示范村,组织百余名妇女学习传统剪纸技艺;个人出资60万元,带领村民发展人参种植业……11年间,全村人均纯收入从每年8000元增长到3.5万元。
作为村支书,谷凤杰带领村党支部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实施多项基层党建创新举措。“有事找书记、发展靠支部”成了村民们的共识。
精神上“富”起来,才能彻底斩断穷根。谷凤杰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村里实际,开设道德大讲堂,广泛宣传村里的好人好事和善行义举……通过这一系列活动,村民们的精气神更足了,村风也更文明了。
张林——
为民服务热心人
本报记者 祝大伟
去年9月7日晚,吉林省汪清县复兴镇兴华村河水水位不断上涨,威胁着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驻村工作队队长张林一行将沿河的11户30余人全部安全转移后,突遇山洪暴发。张林不幸落水,献出宝贵生命,年仅34岁。
时间回溯到2018年5月,当时32岁的县委组织部干部张林主动请缨,到条件艰苦的兴华村担任驻村工作队队员,同年11月转任队长。
张林从抓基层党建入手,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在两年时间里发展了3名年轻党员。村两委班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兴华村虽有着得天独厚的木耳种植条件,但村民的种植技术落后,产量低。张林带着村干部到外地学习,引进了技术先进的木耳发展项目,并争取到了50万元项目资金,种植20万袋木耳菌袋,当年收入就达10余万元,兴华村58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200元。这让百姓尝到了产业发展的甜头,也让兴华村有了稳定的脱贫项目。
“上午8点,徐茂年母亲家里漏水了。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一起帮忙修水管,买了一根1米2的水管,花销14.5元。”在张林的几本驻村工作日志里,密密麻麻记载着两年来兴华村的大事小情。他将群众的事情时刻记在心里,把为群众解决困难落实在行动上。
曾丽圆——
农特产品代言人
本报记者 刘以晴
2017年,“80后”高级工程师曾丽圆被选派到吉林省蛟河市青背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青背村原来有一个木耳种植基地,由于经营管理不善亏损6万元。曾丽圆上任后,采取“集体+种植大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制定标准化生产流程,当年就产出优质木耳5400斤,产量比2016年增加3倍多。4年来,仅木耳基地一项,就为村集体增收55万元。
在吉林省“第一书记代言”活动中,曾丽圆通过微信朋友圈、参加展销会等途径为青背木耳代言,使青背木耳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她鼓励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并主动代言销售村民自养的鸡、鸭、鹅以及蘑菇等农特产品。很多时候,她都是自己驾车往返于城市和农村,经常送货到深夜。
去年,吉林省驻村第一书记们一起交流经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曾丽圆与其他第一书记一道,研发综合性电商平台,常态化开展直播带货。在她的带领下,通过第一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代言,售出滞销农产品金额达8828万元。
《 人民日报 》( 2021年05月12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