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概况
基础课教学部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是一个新兴的、团结的、充满朝气的教学团队。专职教师4名,均为中级以上职称。并拥有一支强大的外聘队伍,所有兼职教师均来自同济大学、上海大学等重点院校,为我院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献计献策、添砖加瓦。
教研室承担全院各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工作,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A》和《计算机应用基础B》两门课程, 并负责我院上海市计算机等级一级考的辅导工作。
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建立计算机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门基本工具的意识,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使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办公软件以及声音、视频、图像、网页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
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信息化能力,熟练操作计算机常用软件,适应信息化时代对各种工作岗位的信息化要求。在校期间通过上海市计算机等级一级考,拿到等级证书。
教研室在2014年,对14级新生进行了全面教学改革,由原来的教室+机房的理论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模式,调整为全部机房授课的理实一体化授课模式。就一年上课情况来看,整体上运作顺利,教师反映很好,学生比较适应。在机房的授课方式适合本课程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性和主动性。2014级全体学生在2015年11月初进行的上海市计算机等级考一级考中,通过率大大提高,走在了上海高职院校的前列。
2、开设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学时,学分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A(一)(B类课程)
学分:1 学时:34 上机:17
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服务于有等级考需求的专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建立计算机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门基本工具的意识,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使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并为后继课程和专业课程的计算机应用奠定基础。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操作系统的概念及使用。重点讲解了常用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综合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A(二)(B类课程)
学分:3 学时:68 上机:34
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服务于有等级考需求的专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设计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熟练使用多媒体技术,了解网络原理,掌握网页设计技术。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就介绍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网络的基本概念、互联网概念及应用。重点讲解了多媒体技术、网页制作技术以及各个软件的综合使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B(一)(B类课程)
学分:3 学时:68 上机:34
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服务于有前导课需求的专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建立计算机作为现代社会的一门基本工具的意识,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使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办公软件以及声音、视频、图像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操作系统的概念及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重点讲解了常用办公软件、多媒体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综合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B(二)(B类课程)
学分:1 学时:34 上机:17
课程目标:本课程主要服务于有前导课需求的专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网络原理,掌握网页设计技术。此外,使学生熟悉上海市计算机一级考要求及题型,帮助学生顺利拿到等级证书。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就介绍了网络的基本概念、互联网概念及应用,重点讲解了网页制作技术以及一级考要求的各个软件的综合使用。
3、教学改革基本情况
2014年进行教学改革。修改了培养计划,将原来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一分为二,《计算机应用基础A》和《计算机应用基础B》,分别用于满足有等级考需求和前导课需求的专业。
教学方式由教室+机房的理论实践分离模式改革为全机房理实一体化模式,教学手段由原来的教师教室讲解+学生机房练习模式改革为教师机房控屏演示+学生跟随操作模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014级学生在2015年进行的上海市计算机等级考考试中,大大提高了通过率,改革成效凸显。2015年至今,连年一级考通过率位于全市高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