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社工学子投身抗疫第一线
学校封闭管理期间,来自社会工作专业多名同学积极投身抗疫第一线,生动展示了“友爱奉献”的社工学子战“疫”风采。
一次“双向奔赴”的劳动
林雨涵、庄梦迪,社会工作专业大一学生,主动参加了9号楼送餐的志愿服务。期间,有一个宿舍的同学们还把零食放在袋子里送给志愿者,她们十分感动,很开心遇到这样一群可爱的同学们,这也让这次志愿服务实现了“双向奔赴”。
一次“沉甸甸”的劳动
林煌和李玮辰,社会工作专业大一学生,负责将盒饭搬上各自负责的楼层,分发餐食、收拾餐后垃圾、打扫楼道、同时记下同学们的需求等。他表示这一盒盒便当、一份份早餐都是“沉甸甸”的,不仅因其本身的分量,更是承载着默默付出的老师们和志愿者们的汗水和付出。
一次入心、入脑、入行的劳动
赵荣,社会工作专业大一学生,她负责的工作是在一楼食堂维护秩序。在出入口、取餐窗口、收餐处,用温和的语气引导同学们有序排队买饭,耐心的协助食堂工作人员引导人流,组织大家有序用餐,并提醒大家在排队取餐时佩戴好口罩。引导同学们提高个人防护意识,让疫情防控入心、入脑、入行。
一次有意义的劳动
单慈婷,社会工作专业大一学生,负责核酸检测期间秩序维护工作。从一开始的生疏变得熟练起来。提醒同学们带好口罩,保持距离,帮助医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对排队人员进行人流疏散。在当志愿者的这段时间里,她真正的体会到了志愿者们和医护人员们的不易,很感谢这段经历,让她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一次“有发现”的劳动
杨雯珺,社会工作专业大一学生,负责学生会宣传工作,用相机记录下志愿者的工作瞬间。在四天的志愿时间里,她清楚地记录下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辛苦付出。她说通过志愿服务看到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每个人虽然做的工作不同,但是都能从中看到各自的价值所在,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都在传递着抗疫的信心与力量!
在社区,用战疫行动践行社工精神
在本次疫情爆发之后,很多社工学子居家隔离。他们一方面需要在线学习,另一方面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投入到社区防疫志愿工作中,共有20多位社工学子穿上了“小蓝”或“大白”。他们让青春在战“疫”中绽放绚丽之花,用实际行动诠释社工精神,生动展示了“友爱奉献”的社工战“疫”风采。
一次有收获的劳动
潘星祺,社会工作专业大三学生,主要是关于所在社区前期的摸排、帮助老人注册登记以及后面检测时的维持秩序和核对的工作。他说:通过这次志愿者学到了许多、收获了许多,愿疫情早散,世界和平,大家早日相聚。
一次有“锦囊”的劳动
顾华鹰,社会工作专业大三学生,在参与社区志愿者工作后,负责协助老人打开并打印健康云二维码。这份工作看上去轻松,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发现许多老人没有手机,沟通起来也比较难,她想起来老师在课堂上讲过的社工专业技巧,将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这些变成了她提高工作效率的锦囊。让她更加坚定了对专业的选择。
一次让我泪目的劳动
陈心怡,社会工作专业大三学生,在参与志愿者工作后被分配到用机器扫居民的健康云二维码。本想着这份工作应该比较轻松,但是实际中发现扫描机器长时间工作导致闪退、居民二维码多次扫描却录入不进系统、部分老人使用手机无法调亮度等等都导致了扫描这个流程缓慢,部分居民因为等太久而情绪暴躁等状况。好在之前的专业实习中,她已经见识了不同性格脾气的老人,学会了如何缓解老人的焦虑不安情绪,在一边安抚他们情绪的同时,一边尽力加快自己的速度,一遍遍不厌其烦地重复“把手机亮度调亮”等等的语句。期间,一位阿姨,走到她面前,双手做出鼓励的姿势,大声说:谢谢你们,你们都幸苦了,上海加油!这不禁使她的眼眶湿润了。
一次充满挑战的劳动
徐黄杰,社会工作专业大三学生,本着社工专业助人自助的精神,他加入了社区志愿者。每天早上8:00组织居民下楼核酸维持队伍秩序外每日两次抗原试剂的打包分发,防疫物资、蔬菜的卸货以及配送。他说,这次疫情不仅仅是疾病控制能力的挑战,更是抚慰民心的心理战,相信阴霾总会过去。
一次绽放青春的劳动
唐莹,社会工作专业大三学生,她的任务是在南码头街道六里二居委配合社区工作人员,通知居民、测量体温、维护秩序、登记信息,分配物资,运送快递,分发抗原试剂。通过这次志愿者她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绽放了青春色彩。
一次“给力”的劳动
赵怡,社会工作专业大三学生,负责帮助居民进行核酸预约登记,维持秩序,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全力守护好小区居民的健康和安全,每天负责发放抗原试剂,维护核酸检测秩序,物资发放,信息登记等,她说道:“我会继续坚守自己的岗位,奉献自己的力量,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对抗疫情,祝我们的家园早日结束疫情,一起加油!”
一次有青年担当的劳动
苏怡宁,社会工作专业大三学生,帮助小区居民拿取快递、搬运物资,提供生活便利。随着疫情形势好转,管控措施得力,他们也逐渐取得了居民的赞许和信任。通过参加这次防疫防控志愿服务,让她觉得作为一名大学生更有义务投身到防疫防控工作当中,对社会来讲,这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与担当,体现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对个人而言,这既是一种自己能力的锻炼,又是能力的提升,要学会从实践学习,从学习中实践。也深深的体会到了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之间相互配合的重要性。
一次“思绪万千”的劳动
冯鑫颖,社会工作专业大二学生,负责核酸检测统计工作,抗原试剂盒发放工作,发放防疫物资,辅助医护人员做核酸检测,维护排队秩序,在社区一部分人拿到处方药后发放药品,及时发放蔬菜确保民生物资供应,辅助社区医生定期上门用血氧仪检测确保小区老人不会出现缺氧等症状。在这次疫情之下她不禁回忆起疫情前和朋友经常在外吃饭的热闹喧嚣,那时的国泰民安十分让人想念。
一次充满责任感的劳动
金文静,社会工作专业大二学生,负责每周为社区老人上门测量血压,关心他们的生活需求和心理状况,向村里面收集了老人子女的联系电话,每周都会与他们的子女联系询问需求等等。通过志愿者服务让她认识到,志愿者并不是一种光环,而是一种责任。
一次有温度的劳动
顾欣萍,社会工作专业大二学生,积极投身防控前线,协助社区做好排查、定点值班工作等。在为每户人家通知做核酸信息时,让她体验到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老人们的和蔼可亲,积极的配合工作,让她深深明白疫情无情,人间有情。
一次坚守一线两个月的劳动
徐源辰,社会工作专业大二学生,他负责帮助老人操作手机、帮助残障人士安全迅速地做核酸等。两个月来,他一直坚守在一线,这段时间有寒冷有雨天也有炎热,几乎每天回到家里衣服都是湿透的,但他依然奔赴社区防疫最需要的地方。服务期间,很多人都会说一句“辛苦了”,这让他心里感受到温暖。他说,所做的这些都是值得的,以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我们国家战胜这次的疫情。
一次日夜兼程的劳动
钱进,社会工作专业大二学生,自疫情开始,他就在殷行街道工农三村布置核酸采集点、配合浙江人民医院的大白进行小区全员的核酸采样、分发莲花清瘟药品,辅助透析移动车、帮助被封闭的尿毒症患者居家做透析的治疗、对小区外围进行风控警戒与巡逻、帮助居家隔离的居民拿菜等,积极履行了退役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一次“留下足迹”的劳动
陈艺静,社会工作专业大二学生,在社区疫情防控重点岗位,当好“排查员”“宣传员”“巡逻员”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从3月27日起,一直担任社区志愿者,在疫情防控一线留下了她青春的足迹和身影,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当代大学生志愿者的责任与担当。
一次挖掘潜力的劳动
黄梧宇,社会工作专业大二学生,在疫情爆发之后担任了本楼道的居委通讯员,负责传达居委的各种通知文件,以及维护核酸现场秩序、发放抗原、小区巡逻、送菜送物资等。期间也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他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充分运用所学社工知识在一次次努力后都得以解决。他表示这不仅仅培养了他的极限和耐力,同时也挖掘了他的潜力。当人们奉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的时候,心里会觉得很幸福,觉得终于能够为社会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志愿者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一次深有感悟的劳动
徐菲阳,社会工作专业大二学生,参与居委的志愿者工作,负责维持现场秩序、提供轮椅接送等,每天带着轮椅去接送申请轮椅的住户。跑了一上午没有停下来过,又热又累,但人们的一句谢谢,让她又有了继续工作下去的动力。这次志愿劳动,让她也感悟到了许多人生的经验,这些都是书本学习不到。
一次服务性的劳动
张钰皎,社会工作专业大二学生,协助所在小区内做核酸、发放抗原以及小区的巡逻、居民物资发放等。志愿服务劳动,也让她实际的体验到了服务岗位的辛苦困难,感受到了在疫情期间的人情冷暖,这无疑是一份有益的收获。
一次保持自律的劳动
张梅娜,社会工作专业大二学生,在社区核酸检测期间帮助老人登记、截屏保存二维码。在第一天的初体验,让她深刻感受到了志愿者的辛苦,不仅要维持秩序、帮助登记二维码,还要拿着喇叭让村民保持距离。一天下来她的嗓子有些难受,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她当志愿者的决心。自从当了志愿者,她表示作息规律了许多,每天5:30叫醒她起床的不仅仅是闹钟,还有一颗炙热的心。
一次“最被需要”的劳动
朱慧,社会工作专业大一学生,负责在居委会的统计单里查找年龄较大、不太擅长手机操作的老人,上门为他们进行健康云登记、二维码打印。另外是全程陪伴高龄老人进行核酸。她相信在全国的努力之下,上海一定会尽快好起来的。
一次与老人亲密接触的劳动
陶雨蝶,社会工作专业大一学生,投身社区志愿者工作,主要工作为整理物资、关心独居老人。通过这次志愿者,她与这些孤独老人聊天送温暖,同时老人们都很可爱,一个劲的感谢,不禁感慨疫情无情人有情。
一次职业体验的劳动
瞿昊芸,社会工作专业大一学生,主要负责为居民解疑、密接楼道贴封条、社区内配药登记等。告诉居民们之后封控隔离注意事项,保证传达到每一位居民,并解决他们的疑惑;在密接楼道里,到了晚上等大家的垃圾丢掉,她再给每个门口贴上封条;帮助小区配药,这个工作看似简单轻松,但很多居民都是老人,会有配药需求写不清楚,需要去询问确认。这段时间的志愿者工作知道了医生们的不容易,愿上海早日挺过去!
一次岗位实习的劳动
王宇轩,社会工作专业大一学生,响应社区号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者,期间,只要是能帮的上忙的地方他都会去干,比如,帮老年人打印核酸码,外面人手不够时,会去帮助维持现场秩序、计算人数,亦或是在楼道发放抗原所需品,搬菜搬米之类等等。在这次的疫情中,他表示终于理解了,何为职业操守、职业素养,明白了不管前路是多么的坎坷,也要排清阻碍。更加坚定了他在社工专业走下去的执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他也会像现在的他们一样,决然的站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怨不悔。
(供稿部门: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社会工作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