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教育部、上海市教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充分发挥线上教学的优势,最大限度降低因疫情发生对学院教学工作产生的影响,在疫情发生后,学院高度重视线上教学的组织、开展工作,科学部署,细致谋划,多方协同,在学院各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在线教学工作于3月9日全面展开,并结合学院实际,改革课程教学方式,出台系列在线教学活动指南,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工作,确保教学质量始终在线。
督导室根据学院疫情防控期间的统一部署和安排,院系两级教学督导工作全面跟进,并在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开展工作,为顺利完成教学进度、保证教学质量保驾护航。目前学院在线教学课程共计136门,学院教学督导及院(系、部)教学督导于3月和4月份分别听课63人次和74人次。通过在线教学质量巡查及教师与学生反馈发现,在学期初,由于很多教师都是初次接触线上直播,存在教学设备和软件操作不熟练,讲课方式不适应,教学效果没把握等问题,心理上也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焦虑,但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实践,大多数老师逐渐适应了线上教学的操作和安排,能够做到备课充分,讲课认真;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各教学环节操作规范、熟练。授课教师克服各种困难,通过超星学习通、腾讯会议、腾讯课堂、钉钉等多种学习平台开展线上教学,教学效果良好。学院和系部两级教学督导根据学院在线教学质量听课评价标准,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开展教学评议,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教师评分达到了90分,这其中就包括了机电工程系的张俊萍老师和人文社科系的陆飞杰老师。
张俊萍老师所授课程为《数控机床编程及应用》和《数控铣削编程》,她认为,线上授课的重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线上资源的准备,包括提前录课,以便学生回看。她以典型案例的形式给学生分析工艺、编程和加工的过程,以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授课内容尽量精炼化、重点化,以提高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课堂关注度和学习效率,同时还要和考证相结合,这就对授课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投入比常规课堂授课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二是授课平台的选用。由于课程需要安装相应的操作软件,因此没有选用学校推荐的超星学习通,而是改为腾讯课堂,这也是线上授课的难点之一。由于课程的特殊性,授课老师需要联系提供软件的企业,向对方提供学生的信息,以便于企业给每位学生分配用户名和密码,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软件能够模拟、仿真编程的正确性、合理性,最大程度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三是线上教学的学生管理。为了提高学生的出勤率,她设定多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对于没有电脑等设备的学生,也逐一个别联系,鼓励其通过各种方式去看课程回放,保证一个学生也不落下。用张俊萍老师自己的话说,线上教学真的是个“良心活”。
陆飞杰老师所授课程为《社会学基础》和《社会服务项目管理》,其中《社会学基础》是国家精品课程,陆飞杰老师本人也参与了教材的编写,课程资源比较丰富,因此,他将教材的电子资源以PDF文件的形式分章节发送给所有学生,首先解决了学生学习资料的问题。其次,他结合现有资源,重新备课,通过微信群答疑的方式,给学生划重点,要求每一位学生做课堂笔记并定期抽查,个别没有完成的学生则通过电话或微信单独进行沟通、督促,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线上教学。再者,陆老师也通过增加案例、开展影片分析等各种新颖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关注和投入,并对学生的作业从内容到形式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形成文字,发给学生,让学生有章可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积极性普遍很高。
以上两位老师的线上教学体会和事迹反映出了我院教师的普遍风貌,疫情期间,师生携手共同抗疫,切实做到了“不停教、不停学”。学院在保质保量完成本学期教学任务的同时,也积累了更多在线教学的经验,对未来学院实施线上线下并举的教学结构、开展教育教学方式改革、提高教学资源有效利用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供稿部门:高教研究与督导室)